首页 > 走进三毛 > 发展简史  
发展简史

 1、建立联社:

     本企业的最前身是常州棉织生产合作社,于1952年由南河沿、广成庵、局前街三处从事白坯布生产的个体手工劳动者,联合组织起来的集体经济,原厂址在陶沙巷。(就是现在的和平路同济桥北引桥黑牡丹集团与理想中学中间的弄堂口)
2、改厂升级:
     1958年5月1日正式更名为“常州五一棉织厂”,原始落后的脚踏布机全部被电动布机所代替,1960年市、局根据“调余补缺”的原则,考虑到帆布是常州地区的空缺,因而又将本企业改名为“常州帆布厂”,企业经济产生了质的飞跃,填补了常州工业史上的一项空白。
3、迁厂发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弄堂小厂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就开始规划了壮大发展的宏伟蓝图,就在这里的一片农田上,进行艰苦创业,在搬运生产材料、基建基础等工作都是职工们用业余时间来完成。1976年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初步建成,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保障。
4、转产拓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针对当时人们对纺织产品的需求由低层次向中高层次的发展,市、局领导决定大力发展毛纺工业,因此,本企业于1981年改名为“常州市第三毛纺织厂”,企业又步入了一个历史性发展的新时期。
5、吸引外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们先后与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共同合资创办了五家合资公司。其中:一家毛纺织生产企业:常州三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三家服装生产企业:常州绅士时装有限公司、常州罗曼奴服装有限公司、常州希梦服装有限公司;一家轻工产品生产企业:常州常美塑胶工程有限公司。
6、规模经营:
     为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组织成立了“常州肯特集团”,集团具有专业化、工程化的条、纺、织、染、服装全程生产线,实现面料、服装生产一体化,形成了大纺织的生产经营格局,被列为中国500家最大纺织工业企业之一,江苏省规模效益纺织工业企业。
7、整体改制:
     为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需要,2002年6月企业实现了全面整体改制,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常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了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发展前景:
     2004年开始,集团在常州市天宁区青洋北路136号,征地200亩,建设新厂区。2007年10月份企业整体搬迁至新厂区。